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素质教育,教学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搞好教学创新,要明确教学创新的内容体系,探索创新性教学模式。教学创新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评价创新。创新性教学模式主要有意义接受性教学模式、问题导向性教学模式、必修课与选修课互助性教学模式、互动交往性教学模式、主体性教学模式。
“事实越来越证明,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说明要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必须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教育。发展教育,就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题中要义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教学创新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搞好教学创新,就要明确教学创新的内容体系,探索创新性教学模式。
一、教学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素质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和探索性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品质,主要由三方面要素构成:第一要素是创新人格,属动力系统,包括强烈的动机、不懈的追求、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创新精神、自主性、主动性、好奇心、求知欲、坚韧性等;第二要素是创新思维,属智能系统,包括思维的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批判性、发散性、独创性等;第三要素是创新技能,属工作系统,包括创新基础的基本知识技能、获取和利用新知识信息的能力、操作应用能力等。创新教育就应在培养学生这三种创新素质上下功夫,尤其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创新精神放在首位。
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但其生存和发展不能脱离开人类社会,就是个体的学习也不能脱离开社会的帮助和支持。通过社会的帮助和支持,个体才能发挥潜能,主动获得需要的知识、能力、技能、价值,有信心、有创造性地应用它们。学校教育正是学生发挥潜能、获得发展的社会帮助和支持系统。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然而,学校教学长期固守的“观念”或“模式”,如“应试教学”严重压抑了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已不适应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而必须改革和创新。
所谓教学创新,就是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产生出新颖、独特教学价值的创造性教育活动。可见,教学创新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或教学内容的增减,而是教学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学革新和教学发展的价值追求。这就意味着,教学创新要给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创造教育的、学习的条件。创造了条件,还要发挥其作用,而作用的真正发挥,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主动的选择、改组和利用,即如果没有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再好的条件也不可能发挥真正作用和收到好的效果。第斯多惠就曾说过: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和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所以,教学创新的目的在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创新的内容体系
教学创新从其内容体系来看,主要包括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评价创新。教学观念创新,就是要以创新教育思想为指导,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科学的民主先进的教学观念。
如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主体观,就是强调学生只有发挥主体性,才能使其学习更有创造性的成分,才能更主动地获得发展。“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学习者必须“成为他们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但不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且体现了教师为学生主体服务的宗旨。确立以能力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质量观,就是把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转变。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因特网的出现,对人来说重要的是需要知识时知道用什么手段、到哪里获得的能力,而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可见,知识不能忽视,能力更为重要。确立以活动教学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就是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学是师生学校生活的中心内容,活动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既能体现学生的丰富个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创造的欲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创新,就是要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因为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材中,而教材建设又总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应突出“四化”,即教学内容的背景化、教学内容的过程化、教学内容的新颖化、教学内容的应用化。教学内容的背景化是指教学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科学背景和知识背景等。教学内容的过程化是指教学内容产生、发展的过程,即教学内容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发展的?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还会有什么发展?等。教学内容的新颖化是指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在认真选择教材上的教学内容的同时,选择吸纳与其相关的最新的科研成果,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教学内容的应用化是指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联系程度,即教学的内容要能够帮助学生去思考、解决社会生产、生活、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创新,就是要改革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又要总结和概括创新教学的经验,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其关键都在于如何使用。这就表明,无论是传统的或现代的、中国的或外国的教学方法,并不是看其本身有多少创新性,而是看使用者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它们。杨振宁教授在对中美教学方法比较后认为,中国学校的授课总是先将一种无可置疑的理论讲出来,然后再用这个理论去解释相关的现象,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演绎法。美国学校的授课往往是先讲有关的现象,然后再给出多种理论来解释,至于哪种理论更有道理,需要学生共同参与分析、比较和选择,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归纳法。由于归纳法并不预先设定什么强制性的标准答案,鼓励怀疑和批判,鼓励学生自己分析和比较,从而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判断和选择的空间,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评价创新,就是要打破“一把尺子”评价所有学生的单一评价模式,主要包括教学评价改革创新、教学评价观念创新和教学评价方法创新等。教学评价改革创新就是要明确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评价改革?教学评价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应该进行怎样的教学评价改革?等。教学评价观念创新就是要树立教学评价超前观、教学评价专业观、教学评价合作观、教学评价伦理观、教学评价开放观和教学评价全程观等。教学评价方法创新就是要实施中介性教学评价方法、创造性教学评价方法、区域性教学评价方法、教学质量监控方法和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等。总的来说,就是要采取合格加特长’的学分制多元评价模式””,让等级制评价、形成性评价和保护学生“分数隐私”成为教学的实际行动,适应学生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的需要,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三、创新性教学模式
教学有模式可循,但不能模式化。创新性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模式的规范下,努力把单向传授、被动低效的割裂知识内在联系、忽视应用和社会实践为特征的应试教学模式转化为多向互动、主动高效的具有创新特征的教学模式。它旨在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理解基本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真正实现“减负”的同时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可以在一定创新性教学模式下独立自主地进行创新性学习,发挥主动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结合自l己的思维特征和个性品质,寻找、发现、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我们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梳理和改造,认为创新性教学模式主要有意义接受性教学模式、问题导向性教学模式、必修课与选修课互助性教学模式、互动交往性教学模式、主体性教学模式。
意义接受性教学模式。教学创新不排斥接受教学,还要以接受教学为基础。意义接受性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加强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通过积极的思维加工,使旧知识获得改造和重组,产生出新的知识。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知识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获取大量知识必须是接受性的。而接受学习不等于机械死记,奥苏贝尔用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接受学习进行科学分析后指出,它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有鉴于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在中小学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习还难以成为一种有效的、首要的手段。”因此,使学生出现稳定而明确的有意义学习行为,使学生有组织的知识体系长期保存下来,教师在使用意义接受性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就必须清晰地组织教材。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意义接受性教学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问题导向性教学模式。教师设计出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刺激学生突破传统课程的束缚,进入知识世界去求知。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只是“教练”。这就要求教师把自己信奉的知识、价值观及理由“推荐”给学生,并提供与此相关的各种不同见解,学生在讨论中作出自己的选择,决定是否接受教师的观点,或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模式的主要过程是:设计问题一激发兴趣一开展教学一发现问题一小组讨论一解决问题。即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可能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开展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讨论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逐个实施,最后筛选出最佳方案。这种模式,改变了教师“说了算”、一手导演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必修课与选修课互助性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必修课一统课堂的学科课程模式,把学习生活还给了学生,更加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特长,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发展潜能的机会,推动他们主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初中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高中学校“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
学校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上,应努力处理好国家课程(必修课)、地方课程(必修课、选修课)、校本课程(选修课)的关系,鼓励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选修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课和校本课,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技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办出自己的真正特色。这就要求:优化必修课教学,解决好教学目标、内容与授课时数之间的矛盾,努力提高教学效益;开足选修课程中的必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搞好选修课的自选课程,完善活动课程体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互动交往性教学模式。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活动,是一种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同学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和倡导地位,学生处于主动地位,他们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个体差异,创设人性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为此,要重视互动环境的创设、互动行为的组织、互动结果的评价。“开放式导入一探究质疑一回应反馈一互动深化一开放式小结”,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中小学互动交往性教学模式。
主体性教学模式。是以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即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和教师在人格上和政治上的平等,看到学生的希望,尊重每一位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乐学新知一尝试自读一细读领悟一练习运用一开拓延伸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