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是实施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场所,首先应该确立科学的创新人才观,解决培养什么人到如何培养人这一系列从教育目标到教学过程的问题.本文着重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创新具有普世价值意义以及创新人才需求具有普遍性;探讨创新人才的内涵和成长规律,厘清教育在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中的地位和任务;以祈准确定位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对象、评价主体等要素,真正发挥质量评价在创新教育中的监控作用。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我国国策确认了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创新人才。《国务院批转教育部(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计划)的通知》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创新水平。’'2006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国科学院讲话时要求:“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高等教育从来就具有造就高级创新人才的功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者一定能够秉持创新教育观念,并在办学过程中努力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分配、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质量评价等等上面。因此,有必要展开讨论。
一、创新的意义与时代特征
简言之,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有学者认为:“创新人才的诞生取决于多方面条件,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仅是教育所能解决的;创新人才不一定就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培养成创新人才,但大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与创新人才的成长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因果联系。”
显然,对“学校开展创新教育”这一命题的真伪判断,缘于对创新人才的不同界定;而对创新人才的不同界定,又缘于对“创新’,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笔者认为理论界有些观点对于创新的理解过于狭窄,对于创新人才需求的普遍性认识不足,甚而导致对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任务的否定,这些都会阻碍高等教育发挥其培养创新人才的功能。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创新”呢?
(一)创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谁都不会否认,创新是人类亘古以来自觉或不自觉的生存追求,没有前人的创新,就没有今人的文明;没有今人的继往开来,就没有后人的可持续发展。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和社会怎样进步,创新依然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人类的所有活动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因此,金属冶炼知识与技术创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新阶段;而信息理论与技术创新就是当今所谓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和人类新的生产方式相适应,思想创新、制度创新、艺术创新等等也相对繁荣,人类文明由此向前发展。
(二)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普世价值
通信世界网曾载文说:“今天,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社会在大力提倡创新精神,各行各业都在寻找创新型人才,一时间创新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一个鲜明标志。其实,在电信这个技术和人才高度密集的行业里,从来都不缺乏创新的精神和人才,而《电信技术》在它55年的历程中,从来都没有忽视对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的宣传。”“今天我们提倡创新,很多时候反而不知道能在哪方面有所创新,这时候,我们不妨看看5O多年前的人们是怎么做的?创新也许只需要一些小革新、小制作,也许没有那么高的技术含量。创新,本身好像也并不是一个新东西。”
正如上文指出的,创新的确“不是一个新东西”,但是创新从未被提到如此崇高与普世的地位。如果说传统技术密集型领域和其他诸如艺术创作等领域因其特性而早就突显出创新对于生存发展的意义,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提倡创新则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广泛性,即要求“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这是在新的历史高度上表现出来的创新自觉。
所谓知识经济,最核心的意思是:第一,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体现在全体现代劳动生产者的身上;第二,知识使劳动生产者超越自身的生存需求和环境制约,具有更新和创新的张力;第三,知识殿堂的人们在这一意义上也成为劳动生产者。这三点说明,“创新”在人类社会知识经济阶段具有与“民主、自由”,一样的普世价值。
(三)现代创新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
创新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是创新普遍性的表征。现代社会要求每个工作岗位上的人都应以科学地提高效率为目的,在工作程序、方法、手段、内容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即使没有大面积推广的意义,也应受到创新价值的肯定,并由此形成普遍的社会意识和行为模式。也就是说,创新既然具有普世价值,我们就不能只把眼光盯在诺贝尔奖得主身上,只承认他们的劳动具有创新意义;不能只把眼光盯在其创造发明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人身上。
就个体而言,创新也往往有一个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过程。在我国,从具体生产岗位的生产工人技术改革能手开始,通过自学和进修,最后成为高级工程师、创造发明者、领袖或创业成功者的,不可胜数:小学生航模能手长大后成为高级工程师的,也不乏见。这说明,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不仅要大力奖励高层次的创新,更应该鼓励那些闪现着创新意识的行为。
一言以蔽之:只有承认创新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才可能“激发全民族的创新意识”,才可能使创新成为社会普遍价值追求。
二、培养创新人才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发展阶段,不具有创新基本素质的人,不能称为“人才”,尤其是专业人员。也就是说,时至今日,创新素质是人才必备的条件。因此,以培养人才为存在前提的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就必须完成人才创新素质养成的任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教育观”,即关于教育的社会属性、社会功能的认识。
诚然,教育很难在短期内以培养了多少学生成为社会公认的创新人才来衡量,但是不管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应该在教育过程中贯穿创新意识,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所决定的。
(一)学校要弘扬创新文化
中国两千多年言必称祖宗的封建政治文化和一千三百多年思囿于前人的封建科举文化的负面影响,消磨的正是创新意识,这种根深蒂固的保守意识至今不能说完全没有市场,比如“应试教育,,是在特定历史时期高考制度的负面产物,但也不能说不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糟粕的沉滓泛起。
之所以强调教育对于民族创新的意义,是因为教育具有最为强大的文化传承功能。发挥这种功能,使创新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普世价值观,学校任重道远。
(二)教育要充满创新意识
学校教育的目标与其说应该培养多少创新人才,不如说学校的教育过程应该弥漫着创新氛围。这样说,并不否定创新教育目标量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学校教育不是成就创新人才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为全体学生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创新素质教育。例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提出“创新教育”理念,并用十年的时间在全国若干省市的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就旨在建设这一条件:“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开发多样性的课程与有创新价值的学习内容;倡导自主合作学习,不断探究创新:开展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不拘一格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好基础。”
高等学校本来就应该是自由学术思想的领地,教师本来就应该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创新精神的传播完全应该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学校人际环境、教学制度、师资水平、课程设置、资源配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等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中。如果既有黄钟大吕的震撼,也有润物无声的细节,学生的求学要求在得到满足的同时耳濡目染,才能熏陶出创新精神。
三、教学要培养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最核心的任务,还是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传授知识的哪些部分,训练哪些实践能力?如何传授、如何训练?在不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会有不同的选择结果。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既注重基础知识传授与基本技能训练,也注重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发现问题的探索能力培养;既注重学生科学研究和应用能力的分析性规范训练,也注重实际课题的参与能力和实践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既注重学生学习、研究和应用的行为模式的形成,也注重学生创造性心理素质的培养,等等。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大课题,其中“创新素质”就有待深入研究和实践验证。在认清创新素质一般共性的基础上根据教育教学的层次和阶段确定创新教育的任务,现阶段普通本科教育要在教学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全面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同一专业领域表现为层次上的差别;在不同专业领域表现为不同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创造方法的差异,等等。有这样的认识,才能正确评价受教育者是否具备创新素质。另外,创新教育并不是一种教育类型或教育层次,而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普通本科教学质量管理要坚持以教学全过程为对象,建立监控、评价、反馈、调整机制,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克服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障碍、制度障碍和行为障碍,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目标。
四、创新教育观指导下的教学质量评价
树立创新教育观,是高校实施创新教育质量管理的前提,因为教学质量观的核心就是人才观。我们的传统教育,历来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教学质量优劣的依据,而学生的学习结果就是单纯的考试分数,所以到头来,学生的考试分数就成了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凭据。如前所述,创新教育要求培养学生正确而鲜明的价值观、批判性思维方法、自由想象的习惯、稳定的兴趣、坚毅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等等。试问,单凭一次或几次甚至上百次考试就能判断学生的价值观是否正确,就能获知学生是否有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答案显而易见。在创新教育观下,如何衡量教学质量?如何保障创新教育的实施?这正是教学质量评价应该考虑的问题。
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教育活动的产出具有滞后性,某一具体教学活动结束后的短期内是难以准确判断学生的收获及对其产生的影响。况且教育活动尚不能理解为许多单一具体教学活动的机械叠加。相信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触——大学四年,碌碌无为,想不全曾学过哪些科目,想不起曾学过的某个术语,想不起某个实验该如何做,可是与恩师的一次长谈却改变了我们的一生,可是参加诗朗颂比赛的艰辛过程却历历在目,可是大雨中为拼搏在赛场上的男生呐喊助威的声音却时时回荡在耳边,可是校园中朗朗的晨读声与跳跃的运动身影成了母校在我记忆中的不变画面。盖因,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一种综合了精神与物质、知识与技能、智力与非智力、有形与无形的复杂的活动,学生的收获也是复杂而难以准确测量的。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手段之一,应尽可能考虑创新教育的特点与内涵,应将有利于测评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
(一)转变单一评价对象,加大教学过程创新精神培育的评价权重
正如上文所言,我们认识到高等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此,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应该评价学生是否是创新人才,不应该只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等教学结果,而应以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创新人才成长的条件作为评价的重点对象。
评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创新精神体现。例如,评价教学内容的超前性和新颖性,着眼于本学科、本行业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是否及时地编进教材,是否包含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评价教学方法,着眼于教师是否有创新的教育理念,是否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知欲望;评价教学组织行为,着眼于教学形式是否灵活多样并适应学生特点,是否民主与宽容;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着眼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等等。
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例如,钻研精神:能在教师的启发下,根据一定的目的克服困难独立地、尽可能全面地搜集、整理、概括、吸收并综合利用相关信息;质疑精神:能在教师讲授中或自学中经过深思对成论提出有深度的评价或质疑,能准确阐述自己的见解并有一定的逻辑论辩能力;建构能力:能够根据教学要求,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设计对象,并依照一定的技术路线,应用一定的方法,利用乃至创造条件,建构出对象;等等。
在我们的实践中,由学生评价教师,由教师评价学生,发挥了创新教育中教学相长的作用。
(二)改革传统考试模式,建立多元化、全程化考试模式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考试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尽管不再是唯一手段,不再是重点手段,但考试方法是否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否创新,也影响着创新型教育人才的质量和水平。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其评价活动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要彻底改变以死记硬背为基础的考试,实行方法多样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具体来说,在教学评价中应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测评手段,改革考试制度和学生综合测评、评估、评奖的方法,考试方法向灵活多样化转变,考核内容既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考核学生解答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及思维过程。如王海涛提出了“平时+期中+期末”、“讨论+课程论文+口试”、“平时+上机考试”、“实践考核+课题设计+考试”、“平时+作品设计+方案评析”、“作品+笔试”,及“读书报告”等七种考试模式,值得参考。
(三)重视社会评价主体的作用,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在以考试为人才质量评价单一方式的教育制度中,评价主体是教师。在创新教育观下,评价对象以教学过程为重心,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评价主体除教师以外,还应包括学生和社会。例如,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创新精神养成表现,评价主体应该是教师;对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创新精神体现,评价主体应该是学生;对于学生学成离校后在用人单位的表现,应该由用人单位进行评价,更应得到学校的重视。
社会评价是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走访用人单位等,了解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也是对学校创新教育的实践检验环节之一。毕业生社会评价既可反映出大学创新教育的成绩和不足,也反映出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创新教育的期望。社会评价所反映出的社会需求是调节创新教育质量、数量目标,修订培养计划的重要参照坐标系。因此,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或者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时,学校必须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环境、培养方案、培养途径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