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是西方现代性理想破灭之后,兴起的一种反理性诉求,是对现代性的超越。后现代对中国现代化将产生积极的意义:因为它重新阐释了人的主体性;使理性更加开放;更加注重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后现代语境下中国现代化路径选择的依据。
后现代的兴起对当今世界来说是一场思想、文化上的革命,对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样,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丰厚文化传统的后发外源型现代化的东方大国,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借鉴后现代语境,选择“以人为本”的路径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理性、现代性及悖论
现代性是指西方工业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生成的,与传统农业社会的经验本性和自然本性相对的一种理性化的社会运行机制和文化精神,它表达着渗透到现代社会所有方面的本质规定性。它是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中,现代化的属性和结晶。从编年史的意义上讲,现代性意味着现代时期,与历史的过去相对;从价值角度上看,现代性寻求与过去的决裂,力图从现在和未来而不是从过去和历史典范中寻找自己的合理性;从哲学的角度上讲,现代性的核心是理性。
理性是启蒙思想家用以替代上帝意志作为价值之源,对现存事物进行评判的标准,是人们判定一切存在的合理性的法庭。培根强调人的理性,在《新工具》中,他宣扬用一种正在出现的现代自然科学新的实验方法,以代替陈旧的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他认为这种新的实验方法将使人类获得关于自然的真正知识,因而强调知识就是力量;笛卡尔在《方法谈》中,采纳标准的程序,把不能确定的任何事情都视为假的加以拒斥。他认为所有过去的科学,包括哲学在内,都缺乏牢固的基础,只有通过怀疑方法,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或者在每一个部分内,才能建立在一个可靠的基础之上。他以理性的自我意识作为哲学体系演绎的出发点,“我思故我在”成了理性主义哲学的一个标志性命题;康德则对“理性”展开了全面的批判与论证,他的“三大批判”论证了科学与道德的可能性条件,这些条件从根本上说就是理性,无论是认识还是道德的最终根据都在于主体的理性,一切都围绕着理性运转。这是认识论上的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之后,费希特、谢林尤其是黑格尔把理性发展为“世界理性”、“绝对精神”,使之成为事物的实体与本质。理性作为现代社会的主导性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是普遍理性和有限理性的统一,是演进理性和建构理性的统一,现代性内涵的展开无一不透露着理性的气息。
然而,社会在获取现代性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由于现代性与主体性哲学的共生,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巨大合力极大地助长了工具理性的张扬,使理性作为现代性的基本特征,由解放的力量变成了对人的控制。法国思想家卢梭就曾指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等于人类社会的进步,20世纪最著名的科学家萨顿也提醒人们:“单靠科学,即使我们的科学比现在再发达一百倍,我们也并不能生活得更美好。”
2O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展现出空前魅力,工具理性得到充分张扬的时代。据统计,在20世纪初,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为15%~20%,目前在发达国家已上升到60%~80%。在19世纪,人类知识时50年增加1倍;20世纪50年代,1O年就增加1倍;70年代,5年就增加l倍;80年代又缩短为3年;90年代的速度更快。与此同时,知识的更新也在加速,18世纪为80~90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30年;近半个世纪为5~10年。而且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也越来越快,20世纪初一般需要20~30年,六七十年代的激光与半导体从发现到应用只有几个月。人类可以夸耀这100年来技术进步是人类诞生以来几百万年总和的多少倍。但是,这100年新技术对自然的破坏又是以往的多少倍呢?用新技术新发明杀死同类的速度与残酷又是以往的多少倍呢?技术淘汰带来的工业与消费垃圾又是以往的多少倍呢?
现代性张扬的理性精神,它所显示的理性力量,一直支撑着现代社会的合理化进程,支撑着科技进步和人类日益广泛而深入的实践。但是,它更多的是表达为一种工具,缺少了价值理性和人文关怀,从而割裂了工具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导致了现代性的悖论。解决现代性的这种内在矛盾的出路体现为“后现代转向”。
二、后现代:对现代性的否定与超越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西方社会进入了一种“后工业社会”,人们也称之为信息社会、消费社会,在文化形态上则称之为“后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经历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表明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断裂或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按罗蒂的观点,后现代思潮在哲学领域中的表现是从海德格尔、杜威、后期维特根斯坦开始;在哈贝马斯看来,步入后现代,应以尼采为转折点,但后现代思潮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哲学论争的焦点,主要是在利奥塔1979年出版的《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以后。
所谓后现代,就是基于对现代性所憧憬的理想的失败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反理性精神,它的目的是要解构现代理性对人的规驯,给人以全面自由的发展空间。它认为现代性是一种“宏大叙事”,这种叙事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和自由,反而其自身变成了一种霸权,因此,必须消解现代性的分裂。具体说来,现代性的霸权是由理性引起的,是理性“滋生”了人的工具性,“豢养”了科学,“放纵”了资本主义制度,人的规驯。换句话说,虽然现代性是以追求人的自由为自己的目标,是人本主义的,但是其结果却造成了理性人的束缚,反而却造成了科学的霸权。现代性自身是矛盾的,在现代性的逻辑中解决这种矛盾是不可能的。因此,后现代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可以说,后现代就是对现代性自身内部矛盾的一种否定与超越。
笔者认为,后现代对中国现代化将产生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后现代重新阐释了人的主体性。现代性的主体观念是相X,/于客体而言的,主体要征服客体,人相对于自然就是主体,“我”相xl,-于别人就是主体,人们认识科学就是要征服自然,就是要使别人“臣服于”我。理性主义这种主客二分方法,不仅造就了“人类中心主义”,而且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化;现代性的这些结果不仅使自然处于人的任意蹂躏状态,而且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伦理也受到冲击;后现代鄙视这种主客二分下的“独尊”主体,不仅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提出“主体问性”,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这也就是说,后现代认为,人的主体性不能体现为一种霸权,而是一种实践的交互关系,人应该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
2.后现代使理性更加开放。现代性所开启的理性主义是要冲破迷信和愚昧,认识自然(自然也包括人自身和外界),科学的魅力就在于人用理性不断打破神秘的自然,相对于人自然的蒙昧而言,理性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也是现代性本身的出发点:破除迷信和愚昧。但是,一旦被这种科学的光环所迷惑,人们也就陷入了新的蒙昧状态真理、规律的顶礼膜拜,结果是把对自然的相对认识当成普遍的东西,成了人们弃之不掉的工具。更可怕的是,人们逐渐地陷人这种科学理性的工具牢笼之中,理性被封闭起来了。后现代主张的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目的就是耍破除人们对真理、规律的崇拜,张扬一种不确定性,打破工具理性的封闭性,使人们重视理性的开放性。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性并未完成,就是认为人们对理性的理解过于狭隘,不应该只强调工具理性,而是要重视交往理性,从而克服理性的缺陷,这就使得理性观念不至于在批判中转变为非理性,而是更加开放。
3.后现代更加注重社会的和谐发展。现代性所开创的理性精神不仅使人成为了自身和自然的“主人”,而且使科学也逐步发展起来。在此基础之上,西方国家相继完成了业革命,实现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这一过程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完成既给社会带来了繁荣和富强,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工业化所造成的环境破坏、生态恶化;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扩张,殖民主义战争持续不断;对高科技的滥用所带来的伦理道德零状态,人们对未来的恐惧;虚拟网络空间所造成的人的意义的丧失,同性恋、艾滋病和青少年吸毒泛滥,等等,这些现象使西方社会呈现出一种“病态”。后现代针对社会弊病提出的批判,实际上是对控制人自由的现代性的批判。因此,和平运动、女权运动和生态运动,唤醒人们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渴望重新获得自由和解放,从其内在目的来看,后现代X/,现代性的批判彰显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三、科学发展观: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现代化路径选择
进入2世纪的中国,现代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现代性依然是当今中国的“宏大叙事”,范围广泛的解放依然需要由它来完成。这个时候,重温哈贝马斯的这段话,X/,于我们具有启发意义:“现代性的生活条件是我们所不能选择的——我们被抛人其中——它已经成为我们生存的必然。然而,对于现代性警惕的眼睛来说,它不仅仅是我们的宿命,而且也是我们的挑战。”
如何适当地运用后现代的视角反观现代,这是现代化健康发展的要求。科学发展观对此作出了回答。“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体现了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体现了理性与价值的协调,是在把握现代经济发展趋势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回归,并对工具理性实现了超越。
第一,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本质、核心、归宿,以是否更有利于人的生活和能否促进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衡量及判断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价值标准,以人为中心来规范经济社会活动。这就超越了以物为本的理念,并把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地统一了起来。
第二,围绕人的实际需要来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计制度,以能否激励每个劳动者探索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作为评判经济社会制度优劣的根本尺度,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充分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努力创设人们公平竞争、平等发展,能在充分发挥人们聪明才智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社会环境。这就不仅把人的发展包含到了经济社会发展中,而且使劳动成为人的自主创造性发挥的过程。
第三,注重人的基本权利的实现和保障,让各阶层的人们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谋发展,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切实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消除了把人视为工具的问题,并把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统一了起来。
第四,强调人的素质提高、人际关系升华、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既注重人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健康素质的提高,又注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就可以达到统筹兼顾、全面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这就可以有效消除理性至上导致的短期行为,形成了科学的新观念。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工具理性的超越,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确认“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人的本质实现在于探索与创造,在于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实践中的实现与升华。历史与现实表明,一方面,人是社会性的,没有人也就没有经济活动,自然也就无所谓经济活动方式的改善。另一方面,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在于满足每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都要由人来体现。因此,只有充分认识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才能转换文化发展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只有充分重视人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才能有效增强人的创造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充分重视人的价值,不断满足人的需求社会心理学揭示了人的一系列复杂需要与其行为动机之间的关系。被誉为“人本心理学之父”的亚伯拉罕·H_马斯洛(Abraham.h.maslow)认为,当一个人较低层次的需求获得满足之后,人们便会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随着人往自我实现的目标迈进,他对生命的满意度也越高,其自我价值的体现就越充分。正是这种对自身需求的欲望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激励着人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创造,从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充分尊重个人权利
人,就其本性来说,具有个体性和社会性两重心理。这就要求在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中,应有个人所有权和公共所有权“两块天地”。这样,人性(个人性和社会性)、人的劳动(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价值方可充分实现,从而形成人的自主性,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