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誉 常见问题 期刊大全
期刊
投稿邮箱

mlunwen@163.com

服务热线

18516839603

论文写作技巧深度剖析:文献综述的“全景”、“中观”与“微观”视角

发表日期 2024-08-13 14:57:10    164

在电影艺术的镜头语言中,导演巧妙地运用远景、中景与特写等手法,以层次分明地展现故事场景与情感深度。类似地,在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撰写中,恰当地运用“全景”、“中观”与“微观”三种视角,能够显著提升综述的深度与吸引力。然而,不少作者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往往陷入简单堆砌或泛泛而谈的误区,难以根据文献的不同范围和重要性,有针对性地呈现其精髓。鉴于此,本文借鉴克叶尔·埃瑞克·鲁德斯坦与雷·R·牛顿在《顺利完成硕博论文:关于内容和过程的贴心指导(第3版)》中的见解,并结合C刊论文实例,深入探讨了文献综述的这三种呈现方式。


一、“全景”视角:广纳博引,构建宏大背景

正如电影中的远景镜头,文献综述的“全景”视角旨在宏观勾勒研究领域的整体风貌,为论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视角下,作者需广泛搜集并引用相关文献,虽不必深入剖析每一篇的具体细节,但需确保覆盖全面,以营造一种全局性的研究氛围。这种方式侧重于展现研究主题的广泛性与重要性,引导读者快速把握该领域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脉络。


以《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历史起源:以江浙两省为例》为例,作者在综述部分通过大量引用相关文献,概述了制度因素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多种理论视角,构建了一个关于该主题研究的宏大背景。同样,在《土地流转一定会导致“非粮化”吗?》一文中,作者从土地流转的积极作用入手,通过总结学界共识,勾勒出土地流转研究的“全景”,为后续深入探讨土地流转与“非粮化”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观”视角:精准定位,聚焦研究取向

中景镜头在电影叙事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既展现了一定范围内的环境细节,又保留了足够的叙事空间。文献综述中的“中观”视角则要求作者在广泛引述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与论文研究问题直接相关的文献,进行适度深入的描述与总结,以明确研究取向和现状。此阶段无需深入探讨每一篇文献的具体内容,但需清晰展现当前研究的热点、争议点及学术对话的动态。


继续以《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历史起源》为例,作者在“全景”呈现后,转而聚焦于现有理论在解释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方面的不足,通过对比正反两方面观点,揭示了学术研究的互动与演进。而在《土地流转一定会导致“非粮化”吗?》中,作者则进一步将视角缩小至土地流转与“非粮化”关系的探讨上,通过概述学界对此问题的担忧及其政策影响,为后续深入分析铺设了道路。


三、“微观”视角:深入剖析,展现批判性思维

特写镜头以其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往往能引发观众的深刻共鸣。文献综述中的“微观”视角则要求作者针对与论文研究问题最为紧密的前沿文献进行深入剖析,展现批判性思维。此阶段,作者需选取少量但极具代表性的文献,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与评价,指出其贡献与局限性,进而明确自身研究的切入点与创新点。


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历史起源》中,作者针对学术界遗留的问题,通过深入剖析一篇关键前沿文献,指出了现有研究在理解地区经济政策异质性方面的不足,为自己的研究指明了方向。而在《土地流转一定会导致“非粮化”吗?》中,作者则针对土地流转与非粮化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批判性审视,通过揭示现有研究的盲点,凸显了自己研究的独特价值与紧迫性。


综上所述,文献综述的“全景”、“中观”与“微观”视角为作者提供了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撰写框架。通过灵活运用这三种视角,作者不仅能够全面展现研究领域的广度与深度,还能够精准定位研究取向,展现个人学术见解与批判性思维。最终,文献综述将成为论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论文的整体质量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