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地介绍了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现状,分析了信息共享空间给图书馆职能定位、服务模式、建筑及印刷性资源 布局带来的启示。
自1992年爱荷华大学图书馆创办信息走廊(Information Arcade)以来,信息共 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逐渐成为国内外图书馆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文章对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阿特金斯(北卡)图书馆IC建设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就IC对创新大学图书馆服务进行了初步分析。
1 北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现状
1.1 任务
IC通过实现对空间、信息资源、技术支持、信息服务和专家咨询等五项图书馆功能的集成设 计,为读者的思考、计划、研究提供一种无缝信息环境的支持,进而推动读者开展学术研究,增强智力和发展个人兴趣。
1.2 愿景
建立图书馆IC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以推动本校的教育、学习和科研(教、学、研)事业。
1.3 整合的服务
咨询台:提供图书馆所有服务项目的一般说明和指导。
指导服务:按照ACRL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质标准的要求,提供信息资源、信息服务获取和利用 的教育指导。设备支持服务:在图书馆教室和计算机实验室内为读者提供公用的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其它技术设备和相应的使用指导。
参考咨询服务:跟踪馆藏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变化,为不同层次读者提供多种格式(纸质、电子、缩微等)信息资源;根据需要进行个人或小组的教育指导并承担图书馆同读者之间联络员的任务。
数据研究服务:提供大规模数据(人口普查数据,政治及社会研究数据),专业软件,特殊 格式信息资源(地图类,照片类)。
1.4 整合的资源
信息资源:各种载体和各种格式的馆内外信息资源。根据需要提供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在 馆内或馆外均可获取的电子期刊、专题论文、大规模数据、图片资源、馆际协作等信息资源 。服务范围覆盖从初学者到专家各个层次的读者。
技术资源:为读者便利获取信息资源和产品资源提供技术支持。设备设施包括计算机系统、丰富的软件包以及舒适并具有吸引力的各种类型、大小的工作间。工作间主要有公共开放场 所、私人讨论房间、教学实验室、演示大厅,同时提供配套的馆内技术人员。
产品资源:为读者将自己的想法和信息制作成产品提供工具和技术指导。产品媒介和格式可以是文本或多媒体,纸质或电子,静态或动态,黑白或彩色;提供视频、音频制作设备及指 导。比如:提供学生制作校园频道所需的设备和技术指导。
人力资源:各个领域的专家。专家有参考馆员,计算机和网络专家,多媒体制作人员,其它技术设备人员等;服务方式有直接回复,团队帮助,专业建议,提供自助资源等。
2 IC对创新大学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启示
2.1 对重新定位图书馆职能的启示
在以往,图书馆被称为大学的文献信息保障部门,主要的职能是保存文献,提供信息服务,开展图书馆利用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图书馆增添了两项新的职能, 即信息技术的保障和开展以现代信息检索技术教育为主体的信息素质教育。
从IC的运作看,图书馆还应该主动参与到教、学、研的活动中来。这里面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图书馆任务从提供信息服务发展到推动教、学、研活动上来;二是,强调了图书馆开展 各项活动的主动性。第一点表面看来变化不大,而实质上则是对图书馆对自身在大学中定位的重新思考,图书馆不单是要满足师生的信息需要,而且还要关心到他们利用信息乃至生产 信息的便利性和技术支持,这也才会有了IC要为读者提供把思想变为可供交流的信息的一切便利的理念。第二点表现在IC创建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吸引读者到图书馆或利用图书馆开展教 、学、研的活动。以往图书馆关注的重点是把图书馆的环境和信息资源建设好,“等”读者 来,现在则要求图书馆走出去“请”读者来。这也才会有了图书馆不再完全禁止在馆内开展 同学习无关的各项活动,而是有了允许自带饮料、点心甚至提供休闲娱乐设施的变化。
2.2 对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启示
一站式服务(One-Stop Service)、无缝信息环境(Seamless Environment)被认为是IC的 最大特色。它们的内涵都是为读者获取、利用、交流、生产信息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服务、资源的整合是实现这一便利的重要前提。以前,是读者在图书馆内走动来寻求不同 的服务、资源,现在则要求图书馆的服务、资源围绕读者进行配置。以前,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面向总体读者而非个体(小组)读者,图书馆的场所、人员、设备、信息资源一般是分部分进行管理的。现在,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则更多强调了个体需要,因而图书馆场所、人员 、设备、信息资源应该在按部门管理的同时,逐步加强从全馆的角度进行协调和配置,努力在部分场所达到无缝信息环境的要求进而实现一站式服务。以人员为例,IC至少涉及到了图 书馆员、信息技术人员、多媒体制作人员、设施设备管理人员,图书馆需要根据信息共享空间的实际需要,制定一套在全馆范围内灵活调配这四类人员的机制,在部门需要和IC需要之 间共享人力资源。
2.3 对改造图书馆建筑及印刷性资源布局的启示
目前国内、外已建或在建的IC大都是开辟了新的空间或是纳入到新馆建设中去, 这是因为IC不单要满足读者获取信息的需要,还要为利用、交流、生产信息提供便利,这就要求在馆内提供教学实验室、交流空间和个人研修空间等新的空间。其中针对小组学习者的 交流空间,是以往图书馆建筑设计考虑较少的一个部分,而读者之间、读者同馆员的面对面交流对于推进读者教、学、研等工作可能有着更大的帮助。目前IC一站式服务更多的强调通 过网络无障碍获取信息资源,这也要求图书馆建筑的规划更多的考虑网络接入设备的分布或是无限网络的覆盖问题。
目前关于印刷性资源的布局在笔者了解的IC讨论还不多见。但从IC的一站式服务理念出发, 按照出版形式(图书、期刊、报纸)分类的印刷性资源的布局是难以满足读者需要的。从目 前国内大学的发展来看,已经有两个有利条件在促成图书馆向这个方向转型。一是大学在加强中心馆建设同时,加大了分馆建设(理工科、文科、医科馆)和专业资料室的建设。二是学科馆员制度的大力建设。前者提供了地理上的便利,后者提供了更为专业的辅导帮助。如 何将这两者有效的融入到IC建设中去,将有助于IC一站式服务理念的实现。
3 结语
信息共享空间作为图书馆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为读者获取、利用、交流、生产信息提供便利。从国外图书馆IC的发展实践、国内图书馆(复旦、上海交大 )对IC的初步尝试来看,IC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目前在中、小馆推广的条件尚不具备,但是IC的“便利”服务理念及其对资源、服务的整合思路是很值得我们作为参考借鉴并加以迅速推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