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誉 常见问题 期刊大全
期刊
投稿邮箱

mlunwen@163.com

服务热线

18516839603

浅析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探讨

发表日期 2023-04-12 15:22:00    1103

随着社会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已进入正常的“双向选择”轨道,如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满足社会的需求,已成为社会体育专业改革的重要前提.

社会体育专业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是多方面的但最直接的联系莫过于招生和毕业生就业这两个“接口”。毕业生就业直接受到市场的调节和检验反映出高等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反过来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将严重影响招生的生源并进而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进程,包括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学生的能力结构等因此研究社会体育专业如何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对推动社会体育专业的全面改革和深化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及过程

尽管我国劳动力市场对各专业人才规格的要求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体育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太深入在文献资料的检索中发现大多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才专业素质培养方面。这些研究就目前我国体育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规格要求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笔者认为这些研究对用人单位深入细致调查不够缺乏诚心的面对面交谈。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用人单位都希望招聘到“德才兼备”的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对体育专业毕业生总的评价还可以,对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比较满意。但有的用人单位认为一部分毕业生“敬业爱岗“精神比较差不能很好“定位”。因此用人单位共同希望的人才是“做人与做事“相统一的毕业生。

1首要的是具有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被调查的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品质之一。大家一致认为,有敬业精神的人,有成就感,有一定的责任心以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来衡量自己的价值而不是用升迁或报酬多少来作为工作的法码

2“自我定位”要准确

自我定位“是我们在调查中时常听到的一句话。用人单位所说的“自我定位“实际上更多地指一种‘’职业稳定性”一种刻苦勤奋甘于奉献的精神。有的用人单位认为,目前不少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自己评价不恰当自我评价偏高自我感觉良好。一些人过分看重经济效益看重对自己今后的发展而对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教学并不清楚使很多用人单位感到不满意和失望。

3.能做事.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

在用人单位的观念中“做事”主要包括大学生的“业务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这些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大学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业绩和表现
(1)业务能力。顶尖人才应该具备的条件主要有必须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能够迅速在教学、训练和广泛的校内、校外体育活动中有大家认可的表现;此外他们必须是“复合型”人才。不仅在体育这一领域中应有过硬的学科和术科的功底而且还应具备除体育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提出希望招聘“专业十管理”、“专业十组织能力”的复合性人才。(2)团队精神。很多用人单位都希望大学毕业生具有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用人单位之所以强调团队精神“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他们认为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正是缺乏这种意识和能力。关于组织能力、合作能力高校教育中做得比较少大多数毕业生欠缺这方面的能力。

(3)做人与做事相统一。针对大学毕业生目前的种种表现.用人单位一致的呼声是”做人与做事相统一。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做人”与“做事”相统一呢:很多用人单位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普通的一名大学毕业生只能被当成一名“劳动者”,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只有当他们在劳动中显示出一定的才能之后他们才能成为人才。因此一名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要从“劳动者“成为”人才需要经过艰苦“劳动”的检验。

三、几点思考

1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我们从体育人才就业市场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我国经济形态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体育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发生了相应变化。因此社会体育专业必须走出“象牙之塔“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调查统计资料表明:体育人才就业市场的行情涨落反映着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和要求同时又左右着考生报考和人学后新生的专业取向。这些新情况的出现使我们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采取更加灵活和切合社会实际的改革否则我们的教育将会失去对市场的主动。

2建立社会体育专业与社会相联系的机制

较长时期以来,政府对高校实行“统“和”包的直接管理模式高校与社会之间没有很好地建立起紧密联系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与社会的脱节,使高校未能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能。因此,社会体育专业的改革应转变观念努力寻求与社会相结合培养人才的切合点想方设法激发用人单位参加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拟定培养计划确定专业培养方向使培养人才的整个进程“多元化”。

3.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要科学、准确

尽管目前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实际需求量并不是太大,从长远来看,这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近年来由于不少学校盲目升格和某些“热门”专业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造成人才供求的结构失调。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引人竞争机制外,现阶段还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制定法规引导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体育院校根据国家、社会的需要进行合理“产出”,培养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专业人才,办出特色和水平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