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誉 常见问题 期刊大全
期刊
投稿邮箱

mlunwen@163.com

服务热线

18516839603

古老濒危物种四合木人工移植繁育成功

发表日期 2023-10-24 09:48:59    479

 一簇簇、一丛丛,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这是内蒙古鄂托克成功移植、繁育野生四合木的喜人画面。

        繁育30万株、成活率75%以上。这是有史以来株数最多、成活率最高的野生四合木人工移植、繁育范例。

        通过“乡土专家”24小时精心呵护,在无任何前端科研技术支撑下,鄂托克让四合木这一古老濒危物种重焕生机。

        四合木为蒺藜科落叶小灌木,是中国特有孑遗单种属植物,草原化荒漠的群种之一。四合木起源于1.4亿年前的古地中海植物区系,是一种7000万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现主要分布在我国宁夏与内蒙古交界的麻黄沟地区,是我国特有的、最具代表性的古老孑遗濒危珍稀植物之一,全世界仅存有1万公顷左右,被誉为植物的“活化石”“大熊猫”。

        四合木主要以种子进行繁殖,由于干旱和盐碱环境,仅有1%的种子能够成熟。当地群众曾采四合木到家中培植,可奇怪的是,在荒郊野外能茁壮生长的四合木,一旦离开天然环境,竟无法存活。

        为保护四合木,1995年,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各地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开始探索试验人工繁育四合木,但并未能有重大突破。

        2019年12月,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包银高铁立项,项目建设横跨鄂托克旗蒙西镇,蒙西段区域分布少量四合木。2023年,鄂托克旗林草部门顶着巨大压力,决定将该项目区4万余株野生四合木进行保护性人工移植,并探索人工繁育。这个决定在四合木研究界引起了巨大震动,诸多专家、领导纷纷投来质疑的目光,并表示这一尝试一定不会成功,历来就没有四合木人工移植成活的先例。

        但为了保障国家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同时有效保护四合木,鄂托克林草人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选择了冒这个险。

        没有先例就自己摸索,没有技术支撑就寻找乡土“专家”,没有资金支持就动员有社会担当、致力于生态建设的本土企业。

        2023年4月,鄂托克旗林草部门组织多年培育苗木的“乡土专家”,对鄂托克旗蒙西镇包银高铁项目区4万余株野生四合木进行了保护性人工移植。将四合木整株带土球移植到特制袋状营养杯,并在温室大棚内进行培育。人工移植的4万余株四合木成活率近90%,成活3.5万余株。这一突破,填补了野生四合木人工移植培育成功的空白,数量如此之大、成活率如此之高的四合木移植工作尚属首次。

        为扩大植物群数量,在四合木人工移植成功后,鄂托克旗开始了人工扦插繁育探索,通过老枝、嫩枝,不同温度、湿度、不同季节等因子的试验,成功繁育了30余万株四合木苗木,通过培育、炼苗等措施已成功移植到野外。

        这一重大成果的取得,积累了丰富的四合木人工繁育技术成果,奠定了四合木保护、繁育、发展的坚实基础,成功破解了四合木这一古老濒危稀有植物保护技术瓶颈。四合木这一古老物种在鄂托克重新焕发了生机。

        接下来,鄂托克旗林草部门将与企业深度合作,建立实验室,从微观角度研究、总结四合木人工移植、繁育技术成果。同时,将进一步深化对四合木的生长周期、利用价值、种子繁育等研究探索,努力将四合木打造成为鄂托克旗的一张绿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