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誉 常见问题 期刊大全
期刊
投稿邮箱

mlunwen@163.com

服务热线

18516839603

基于贵州山地公园地域在生态视角下的植物景观设计

发表日期 2023-10-08 09:59:33    324

摘要:山地公园可以改善区域环境小气候,缓解热岛效应,形成城市的绿色保护屏障。但目前国内山区城市的山地公园建设大多沿用一般公园建设理论,而忽略了山区复杂的环境条件对山地公园建设的影响。以贵州省内山体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从山体公园范围内的地形及立地特点出发,探讨各类地形环境对山地公园建设的影响。通过实地调研,归纳总结出山地公园建设中的3种典型地形区域,针对不同的地形空间区域提出相应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关键词:地域生态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贵州

山地公园作为山区城市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为当地居民提供娱乐、休憩的同时,担负着生态保护的重要功能。众多研究证明,山地公园可以改善区域环境小气候,缓解热岛效应,形成城市的绿色保护屏障。与一般城市园林绿化、荒山绿化以及森林营造不同,山地公园具备独特的环境特征,更强调功能性、生态性和景观性的结合。但是,山地公园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对场地原址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造成巨大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贫瘠、生物群落不稳定等现象。

本研究主要针对地域生态视角下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进行阐述,结合山区自然环境条件、山区地形空间属性等因素,探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1、贵州省自然环境


1.1气候

贵州省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表现为四季分明、降水量充足。由于贵州省境内大部分区域为山区地形,受地形因素影响,全省气候环境呈地带性分布。在同一区域范围内,气候随着山地海拔的增高而发生变化,形成不同高度层的气候。

1.2地形地质

从地质地形来看,贵州省绝大部分处于高原范围内,省域范围内以山地居多,整体的地势呈现出西部山区高原地区高、东部地区偏低的情况;从贵州省内平均海拔情况来看,平均范围在1100m。从贵州省内地形地貌情况来看,主要分为高原、盆地、丘陵和山地4种。此外,从贵州省内高原山地岩石情况的构成来看,主要包括熔岩等,这也导致区域范围内形成了坡度较大的山崖地貌,如果遇到暴雨天气,极容易发生自然灾害[1]。

1.3土壤

从贵州省的土壤情况来看,以红壤居多,由于山区相对较多,多数地区的土壤相对较薄,且土壤下覆盖的主要是岩石,这也就导致了地区土壤肥沃程度相对较低,透水性与通气性也相对不足。

1.4光照

贵州山区的日照环境条件随高度和地形变化,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方面表现极不均匀[2]。因此,贵州山区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应科学分析光照环境,根据光照环境条件合理栽植适宜的植物种类。


2、地形空间属性


当前,贵州省大部分地区处于山地高原地区,山地高原作为自然形成的自然风貌,本身的可变动性相对较弱,这就导致地形一旦形成,地形空间的属性可变动性就会降低。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地形空间属性的划分也具备着较强的可识别性,这主要是由于地形本身的稳固性。一般而言,地形地貌主要分为8种(如图1)。山区地形作为一种不同于平原地形的建设用地,因地形变化会产生封闭型、半封闭型、开敞型等不同属性的空间,且各类型空间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参考相关学者对地形分类的研究[3],在山地地区进行公园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山间本身的地形空间特征,确定公园的具体部位,并根据山体本身的位置情况、坡度以及等高线进行公园区域的规划。

图1山位空间示意

2.1坡顶地形

一般指山体的最高部位,为开敞型空间类型。主要由山顶、山脊和山鞍3个部分组成。山顶表现为点状形态的向上凸起地形。山脊则是较高区域,呈现条形脊状延伸的凸出地形,具有导向性明显的特点。山鞍则指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具有相同高程的最低点区域。

2.2坡地地形

从山顶到山脚的倾斜坡面,具有不稳定结构。学界根据地形本身的凹凸程度进行了类别的划分,这也是我们进行判断的依据。其中,向内凹陷且具备一定坡度的地形称之为凹坡;向外凸起且有一定陡峭程度的地形为凸坡;地表坡度相对较为均匀的地形称之为平坡,并且平坡本身又可以分为山崖与台地2种类型。

2.3坡脚地形

坡脚位于山体的最低处。一般而言,坡脚地形可以根据所处空间的围合情况,判定坡脚的具体类型,即山麓或者山谷。其中,山麓是指一面紧邻上坡的地区,山谷则是指四面或者多面紧邻上坡的地区。

2.4平地地形

平地地形主要是指地面相对较为平缓的地区。在景观设计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排水坡度,因此将坡度较小的平坦区域称作平地地形,平地其实是盆地地形的局部表现[4]。

从山位所处的空间围合状况来看,可分为开敞型、半开敞型和封闭型3种空间类型。开敞型空间指代四周均属开阔地带的区域,山顶是典型的开敞型空间,成为山地公园建设的重要观景区域。半开敞型空间指至少有一面朝向开阔地的区域,或依附于山体,或作为山系的支脉延伸,对侧向轮廓有较高的景观要求。封闭型空间指四周有山体环绕的闭合山地形态。


3、地形与植物群落设计


地形是控制山地公园建设的主要因素,不仅直接影响着山地公园建设用地的分布和利用方式,更通过对植物生长环境因子再分配的影响,间接地对植被性质、分布,特别是对宜林性质和宜林程度产生重大影响。山地公园设计应服从地形空间属性和功能需求,根据山地公园建设用地所处山体空间位置,选择当地乡土植物来强化或弱化地形空间特点,同时满足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构建立体的山地公园植物群落景观。

3.1坡顶植物群落设计

坡顶区域具有外向性空间特征,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山顶、山鞍和山脊对山体的外轮廓具有非常重要的控制意义,该区域的种植情况直接影响着山地公园景观的天际线。作为整个山地的最凸点,坡顶地区有着空间开阔的特点,搭配上具体的景观设计能够形成一定的吸引力。山鞍部位作为两山交汇处,通常地势相对较为平缓,因此在景观设计上可以侧重平铺型。山脊地区一般高度相对较高,并且土壤较为贫瘠,储水性较差,这就需要种植一些耐寒、耐旱的植被。

坡顶区域植物种植需按照空间特点和环境特点进行选择,可以选择具备耐寒耐旱属性的植物,尤其是乔木类,将其搭配组合成一定的景观带。

3.2山坡植物群落设计

山坡位于坡顶和坡脚之间,空间特点呈开放形态,排水良好。山坡包含凹坡、凸坡、平坡、山崖、台地等多种空间类型,由于各类空间的空间特性和土壤厚薄差异,因此对山坡区域的利用方式较为多样,使得山坡植物群落景观营造方式丰富而多变。

3.2.1凹坡植物群落景观设计。

凹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形,其空间具有内向性,一般土层较厚、土壤较肥沃。植物群落需要立足于场地的空间特性进行设计,根据空间特性和环境特点设计成多样化的植物景观。在凹坡的上部,适宜构建常绿林或常绿落叶混交林的复合层植物群落结构,向山顶引导视线;在凹坡的下部,适宜构建高大的常绿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和落叶林,复合层植物群落结构与两层植物群落结构相结合。

3.2.2凸坡植物群落景观设计。

凸坡区域空间特点呈现外向性,并且土壤相对较为贫瘠。因此,结合凸坡的该种特征,可以通过植物群落的高度、体量、色彩、姿态突显地形。

3.2.3平坡植物群落景观设计。

倾斜坡度相对不变,表现为外向性空间,远观视角简洁、大气。为适应平坡区域的空间特性,防止水土流失,宜构建常绿林或落叶林的复合层植物群落结构,要求植物景观成片出现,大斑块、大色块的植物体量构成整个山坡的视觉印象,斑块的大小由观赏点的距离来确定[5]。当平坡坡度达到70°以上时被称作山崖,表现为峻峭、巍峨。山崖由于环境条件限制,不适合植物生存,但山崖自身形态可作为观赏焦点供游客欣赏。台地地形通常为人工将坡度较大的山坡改造成坡度较缓的平坡,适宜进行“乔-灌-草”形式的混合栽植。

3.3坡脚植物群落设计

坡脚位于山体主体的最低海拔处,土层较厚、土壤较肥沃。坡脚包含山麓和山谷2种空间类型,其中山麓空间呈现为开放性,山谷空间则较为内向,植物群落设计需结合不同空间类型的特点进行种植设计。

3.3.1山麓植物群落景观设计。

作为山体和平地的缓冲带,常为厚层的沉积物所覆盖。由于地处山体的边缘处,无法成为视觉焦点,适宜构建常绿林或常绿落叶林的复层植物群落结构,向山坡处引导视线。

3.3.2山谷植物群落景观设计。

山谷地形曲折幽深,呈带状分布,具有内向性。由于地形特征限制,山谷区域环境阴湿,适于植物生长,期间常伴有溪涧,适宜在水体周边设计滨水植物群落。


4、结语


地形是控制山地公园建设的主要因素,不仅直接影响着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用地的分布和利用方式,更通过对植物生长环境因子再分配的影响,间接地对植被性质、分布,特别是对宜林性质和宜林程度产生重大影响[6]。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应服从地形空间属性和功能需求,通过地形要素分析和景观资源评价,生成植物景观设计基底,选择适宜的当地乡土植物和营造模式来强化或弱化地形空间特点,同时满足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构建立体的山地公园植物群落景观。地形是景观林设计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它为景观林建设提供了赖以存在的基面,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设计。在以后的研究当中,可针对地形状况进行更加具体详细的分类及地形与景观林布局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

[1]袁志敏.贵州喀斯特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3):19-21.

[2]蒋素梅.旅游地质资源评价研究[J].旅游研究,2009,1(1):75-79.

[3]孙娴,王娟敏,姜创业,等.陕西省山地日照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4):625-635.

[4]冯丽李美君白新祥等.基于苗族文化特色的山体公园景观设计--以安顺市跳花坡山体公园景观设计为例[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6,35(5):43-50.

[5]金京模.地貌类型图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