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誉 常见问题 期刊大全
期刊
投稿邮箱

mlunwen@163.com

服务热线

18516839603

关于发掘传承优秀的江西民俗文化,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表日期 2023-04-12 15:22:00    1332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继承、发扬优秀的民俗文化,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从江西优秀的民俗文化入手,从四个方面分析优秀民俗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江西民俗文化;和谐;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全国人民正在积极行动起来,投人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认识民俗文化的特色,研究民俗文化的范型和规律,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对于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即以江西民俗文化为例,讨论民俗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一、传承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产物,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民俗文化形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本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民俗文化方面表现得最为鲜明,例民族节俗、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民间传唱、忠孝观念之类等。
  民俗文化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对各民族整体文化的形成都起过积极作用。自古存在过的、曾经是合理的民俗,对社会习俗、地理环境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传承至今,对今天中国人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方式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各地区有各地区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之中进行的,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便必然要打上鲜明的地域印记,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民俗文化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必然包含有积极和消极成分,汲取民俗文化中对社会有用的、积极的成分,扬弃消极的、落后的习俗,也是民俗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必要。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这一点显得尤其突出。
  拿江西来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吴头楚尾”的地理位置,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赣鄱文化母体,在这个母体文化的大系统下还包含具有地域性的子文化系统,如:浔阳文化、豫章文化、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袁州文化、赣南客家文化等。从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角度看,还包括有:江西的铜文化、瓷文化、书院文化、禅道文化、苏区文化等,各自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系统。
  江西是个农业大省,构建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文化建设必须在继承优秀民俗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长久的、世界的。就21世纪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前景而言,仅仅注重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还远远不够,必须实现民俗多样性文化基础上新的整合发展和优化创新,尤其需要强调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央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说明了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发展是硬道理,传承、保护与发展是辩证的关系。传承、保护民俗文化恰恰是寓发展于保护之中,寓保护于发展之中,而且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

  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不仅需要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还应该利用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结构中最底层的文化,本身就带有稳定及和谐的特质,一直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要求便是和谐新农村的体现。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民俗文化可以起到政策、法规等无法替代的作用。
  民俗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民俗是文化与生活的结合体。它从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又与现实生活混合一体,并逐渐成为一种具有传统意义的社会生活方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个组成部分。民俗要求其所影响下的人们行为一致,统一,让同一民俗区内人们的社会生活变得有规律,有秩序。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民俗生活就是和谐生活,祥和的生活,安全的生活。
  民俗文化具有稳定性、重复性和可预见性,民俗一旦形成便沉积于整个民俗区人们内心深处,为他们所遵循,并规范他们的行动。民俗文化是长期历史形成的,是动态的积累产物,凝聚了一定人群、民众的共同的美好愿望。在实施同一民俗行为的过程中,人与人、家庭和家庭的关系愈加和睦、亲密,一定人群在同一的生活方式、生活传统的轨道上进行,尊卑有礼、长幼有序,这便是和谐的社会。
  拿江西来说,三面环山(西为井冈山、东为武夷山、南为南岭),一面临水(鄱阳湖、长江),区域地理相对封闭,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江西的民俗文化有着更多的乡土观念、家族观念,而这种乡土、家族观念又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民俗上的趋同性,对民俗影响下的人群具有吸引力、辐射力、约束力、凝聚力、稳定力和激励力。具体到社会生活中,则表现为江西民俗特别讲求人情世故、迎来送往的礼节。民俗文化之所以给社会带来和谐,就在于民俗文化本身是和谐的。不和谐的民俗即便是产生了,在时代的演进中也自然会被淘汰。
  千百年来农村的现实生活原态,比起城市,具有更缓慢发展的稳固性,民俗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总是被人们认可、遵守,对人们的行为活动起到一种潜意识的规范。特别是民俗文化中积极的、优秀的部分,对于建立“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极其必要的和及时的。因此,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优秀的民俗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挖掘优秀民俗文化精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资源保障

  民俗文化具有强烈的生活属性,民俗文化在各种文化中是属于基础性的文化,最底层的文化。20世纪末盛行各国的“文化热”,很大程度是文化寻根,这里的文化之“根”便是民族的民俗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包含两类内容:一是处于统治阶级的文化,上层的、知识阶级的文化;一是处于底层的、平民的、大众的文化。下层的民众文化由民间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传统道德观念等等组成,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下来的,不是可以随意改变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在性。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最牢固的文化,其牢固性表现在民俗文化水乳交融于每个民族个人的内心深处。人都有其族群属性,而族群属性是来源于其共同的祖先、历史和文化渊源,从而族群成员共同形成凝聚力强的群体。民俗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现象,是由族群成员共同认可的心愿凝聚而成的,群体心愿的一致,形成了民俗特有的凝聚力,这凝聚力使民俗具有向心功能。民俗流传越深广,群体凝聚组合力就越强,民俗向心力也越大。
  这种向心力就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乡情、乡音、乡土观念。“爱乡敬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纽带和支柱。比如,广大海外华人,特别是东南亚海外华人都尊崇妈祖,妈祖庙除在闽粤地区广见外,在东南亚各地也是常见的。他们敬奉妈祖,其实也是“敬土怀乡”、“祈保平安”观念的体现。在赣文化中,麻姑庙则是人们敬奉的神祉,这也反映了赣地山川密布,麻姑神是人们祈望避野兽、瘴痢的愿望的保护神。发祥于江西南城麻姑山的麻姑信仰与崇拜,有向全国流播之势,在道教信仰中占有一席之地。
  再有如赣文化当中有着最积极意义的儒家文化,对江西人精神世界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学为核心,而两宋创立理学的代表者朱熹、陆九渊都是江西人。由于江西受儒学、道家张天师、理学的影响更直接、更深远,使得江西人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
  1.文节高昂的爱国情操。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影响,几千年来,江西的爱国主义志士层出不穷,徐孺子、陶渊明、胡铨、洪皓、江万里、文天祥、谢枋得、魏禧、朱耷、黄爵滋、李烈钧、刘和珍、方志敏、姚名达,这一系列的历史人物,以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激励着后人。
  2.尊师重教、喜文好学。六朝以来,江西就有倡学敬教的风气。此后数千年,办学之风愈盛,蔚然成为赣文化的一大景观。据统计,宋、明两代,江西书院就有528所,著名书院数十余家。江西历来出人才,两宋、明朝是江西人才出现的鼎盛时期。历史上甚至有“朝臣半江西”之说。直到今天,临川、吉安仍是著名的才子之乡,每年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
  3.敦厚质朴、崇实达理,是江西人普遍的性格特征,埋头苦干,不尚空谈,已成为江西人的基本民俗。陶渊明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王安石性情耿直、居官清廉正直、为扭转国家积贫积弱而锐意执行的改革;汤显祖执守人生高义、高举理想的人性追求的大旗;陈炽、文廷式为近代中国的没落而疾呼变法图强,这些先贤的事迹都已经深深影响着江西人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必将为江西人提供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精神源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新”字并非是异于所有过去之新,而是在继承优秀、健康、有生命力的民俗文化基础上,所焕发出来的全新的内涵。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是集千百年农村形态的最高理想、反映农村形态的最美好愿望,它应该是几千年农村文明、民俗文化优秀成果基础上开出的绚丽之花。

  四、发挥优秀民俗文化中消解矛盾的功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有效手段

  一个社会有其社会管理系统,其对社会的控制功能无外乎两种方式:一是上层阶级的法律、政令;再者就是社会底层的社会民俗。如果说上层统治的政令法规带有强制性的话,那么社会民俗则是潜移默化地发挥它的影响、作用。民俗文化起作用并非来自它的强制性、或威慑感,而是来源于它在人们心目中的社会秩序的安全感、家族血缘的亲近感、共同文化的认同感,当这种作用潜移默化发生时,经长年累月在人们心中固定下来,一种“潜意识”的“强制性”也正形成。
  民俗是一种带有规范力量的文化,其力量不可小视,在今天社会生活中人们依然尊崇传统民俗,就是民俗文化正在依旧释放的能量。在一定的民俗区内,民俗文化会使得人群互相监督民俗的实施情况,人人都处在别人的监视之下,无形之中人们便都在民俗的轨道上进行活动。
  民俗文化中还有许多的禁忌,也能起到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禁忌民俗的对象有一共同点,就是都背离了传统的关于“人”的标准和看法。比如人们要遵守近亲不能结婚、“叔嫂不能逾礼”等等,这些民俗禁忌就起到了约束人们行为道德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定、祥和、有序都是不可或缺的。再比如民俗中要求人们节约粮食,对于暴殄天物的行为,民俗禁忌说,雷公会用雷电劈人,这种禁忌也是约束人们看重食物,要求人们尊重劳动成果。
  当民俗由地方乡绅、德高望重者加以条约化,这便成了乡约,乡约是教育、组织和鼓励人们和睦相处的手段。在赣文化中,乡约的制定是一独特景象。在美国学者郝康迪(KandiceHauf)著的《十六世纪江西吉安府的乡约》中,详细论述了江西众多的民间乡约的功能和目的。从江西大量的乡约中,我们可以看到江右人士制定乡约,出于“培育乡里、邻里和睦相处的亲近感的愿望”,在于使“百姓亲睦”。礼仪道德是乡约的主要内容,乡约能处理和缓解乡里社会存在的一些紧张关系,乡里中的“恶”与“仗势”应予克制,处于不利地位的老者、贫者、贱者需要保护,乡约让普通人们过上积极而富有道德的生活。
  乡约,作为民俗文化形式,处于家与国之间,也是为着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的理想,乡约则是解决人们自愿结合,自我规范,以确保乡里和睦安全的良好办法。应科学处置乡约、村规,剔除封建迷信、宗族宗派的糟粕与陋俗,废除不利于团结的条条框框,为多数人服务。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要充分重视、弘扬民俗文化的重要作用,有意识地利用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力量。充分利用这种最稳定的文化形态,有效地消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那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出现在中华大地上。